2013-05-09 14:19来源:行风在线
主持人:可是我们还是想问,难道地震的准确性预报,就没有可能吗?
郭玉贵:主持人提的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现在社会上大家比较关心的,也是在科学界、地震学界争论比较大的问题。从国际舆论上来讲,对地震如何预报、能否预报还是有争论的。有的像欧美学家普遍认为地震是不可预报的,但是我们国家从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周总理说是不是地震之前跟政府打个招呼,汇报一下,给老百姓有个交代?我们国家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着眼于地震预报方面的工作。从1966年开始,经过九年的努力,不负重望,是专家预测和社会群策群防相结合,在1975年成功预测了2月4日的7.3级海城地震,挽救了10万人的生命,减少损失40亿元人民币。但从此之后,第二年到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没有预测成功。
预测成功的迄今为止有十多次,像1995年的云南孟连7.3级地震、1997年的新疆加什6.3级地震、1998年的云南宁蒗6级地震、1999年的辽宁岫岩5.1级地震,都是预报成功的。我说的这个预报成功只是短的预报,地震发生前有明显的减灾时效的预报。
主持人:短期预报的期限是多长?
郭玉贵:短期预报三个月以内,发生的时间、震级和地点的预报。零的预报是未来十天预报。但是没有预报成功的是绝大部分,所以西方国家基本上现在已经放弃了对地震的预报。
日本是从上个世纪初开始预报,我们是着手启动这项工作比较晚,但成绩比较明显。但正因为有成功的案例,所以老百姓就比较期待。事实上,迄今为止地震预报是一项世界科技难题,有很多因素。比如说地震孕育的规律很复杂,我们经过30多年的探讨,对某些地区某些类型的地震有比较了解,但不是对地震所有的孕育规律有完全的认识。其二,地震类型非常之多,组织余震型、双震型、孤立型,不同地区、不同构造背景下所发生的地震类型也是不同的。再就是,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短块运动在地下积累了大量能量,地应力积到一定程度之后,释放的方式还是不同的。如果在地下已经存在的断层发生了错位,地震移波的形式成为地震。但是有些应力的积累是在软弱地区,以蠕变的形式,以大区形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话,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发生地震,就察觉不到。还有的地震发生前有的有前兆,有的没有前兆。只有当地震发生前有前兆,而且前兆的数量足够多,范围足够广,我们的手段也能够监测到的,才能做预测。
还有一个问题,地震本身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像7级以上的地震复发周期大部分在200年以上,如果8级以上,甚至三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复发周期。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对地震系统的研究,像中国30多年,用短期的样本去判断大尺度、长时间的小概率事件,所以这种科学性还是有问题的。我们现在的预报基本实施的是经验性的、概率性的预报。还有一个,因为地震发生在地下深处,我们的探测手段是通过在地表,通过仪器设备监测到的地球物理、地质、地球化学,用其它无线电的方法来进行判断、捕捉、分析,所以有一些间接性,所以地震预报还是世界科学难题。
主持人:难题。我们也曾经在节目当中探讨过,地震监测预报的三性:地球的不可入性、成因的复杂性和科研的不可重复性。多多少少刚才郭局长都给我们介绍了,地球的不可入性,就是上天容易入地难。这可能需要像当时的一位局长也谈到的,要把地下搞清楚,把地上搞结实,但是要作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成因的复杂性,刚才您提到了,可能是地下的结构,特别像四川这个地方,你刚才提到可能7级以上的地震大概要200年。
郭玉贵:因地区而宜,像四川南北地震带,像我们国家的台湾地震带、新疆地区,是地震多发区,地壳活动比较强烈,同样震级的地震复发周期就要短,频次就要高,强度要大。像青岛地区属于弱震的地区,就比较少。好比说青岛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就是1506年8月28日和9月2日的两次四又四分之三地震,当时1970年之前整级以后只能按几分之几来计算,1970年以后有了台网就精确的小数点后一位。这样来说青岛的历史地震比较少,但是我们不能麻痹,因为周边的地质构造背景,在历史上的地震活动对我们青岛也有过影响。好比说,玉树断裂带,1668年的郯城8.5级地震,当时对青岛的烈度就是八度。
主持人:烈度八度是什么概念呢?
郭玉贵:烈度是地震发生之后,地震对地表破坏程度的衡量。
主持人:烈度越高,破坏性越强。
郭玉贵:我们国家的指标是从1度-12度,每个国家、每个地区(不一样),像台湾地区,尽管是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也不一样,日本的烈度也不一样,这个烈度是破坏强度大小的一个衡量指标,地震发震以后的一次释放能量的衡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是破坏的烈度因地而宜,震中是极震区,烈度最高。比如说这次的芦山7.0级地震,它的极震区就是震中所在的周边区别,破坏最严重的区域是九度。而汶川8.0级地震的烈度是十一度。像玉树断裂带,历史上有8.5级地震。还有一条在我们北侧有一个北西项的盐山渤海强震带,这个强震带在1969年的118的7.4级地震时也对我们有感,当时平度地区有破坏。像1932年的南黄海的六又二分之一地震,对我们的影响烈度是六度。所以说尽管青岛地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震、破坏性地震,但是我们不能疏忽,一旦周边这些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对我们青岛也是有影响的。
主持人:不管您怎么讲,可能还是有听众不太理解。你看我的微博上就有一位网友叫“青岛记事本”的网友留言,他说让我代他问一个问题:既然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很难预测出来,作为纳税人我想问一问,可以取消这个部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