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4 14:52来源:行风在线
刚才刘区长您跟我们介绍了一下城阳区的“民声办公室”的一些情况。成立两个多月的时间,效果非常明显。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市民议事厅是吧?也是今年以来我们在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方面一个重大的举措,就是市民议事厅。
刘青林:对。“市民议事厅”活动是我们村从去年开始试点的。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抓社区建设,在社区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在每一个社区中心建有一个市民意识大厅。
主持人:这个市民议事大厅好像去年就开始了。
刘青林:这个活动去年就开始了。为什么要搞这个活动?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广大市民朋友参政议政的这种意识是越来越强。怎么样能够让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更多地体现民意,让广大群众能够参与到基层的民主决策当中来。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开展了以问民需、听民计、议民生为主题的市民议事活动。
主持人:你们都议点什么事?
刘青林:主要是老百姓反映比较多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有就是我们近期区委、区政府,或者街道、社区要出台一些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些政策,都可以作为我们选题的依据。
主持人:还有不同的层面是吧?我听说区领导也参加市民的议事。
刘青林:市民意识大厅分了三层,所以市民议事活动也是分了三级。区级规定每年不少于4场。去年办了4场之后,区长还有分管区长都分别参加了活动,发现效果不错。所以今年准备增加到10场,区一级的议事活动要增加到10场。街道的议事活动,我们规定每年不少于6场,到上半年已经办了18场。社区这一级市民议事活动,每年固定的不少于2场。如果有重大活动,我们会随时召开。上半年全区组织了230多场的市民议事活动,大概提了2000多个意见、建议,选题大约300多个主题。
主持人:我可是注意到,在张希田区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谈到要积极回应社会诉求的时候有明确的要求。一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和渠道,设立“民声服务办公室”,规范办理程序和标准,跟踪督察办理结果,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这个刚才我们已经谈过了,“民声办公室”5月份已经成立,并且正式运行了,而且运行以来的效果非常好,非常明显。再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来了,坚持好区、街道、社区三级市民议事制度,举办市民议事活动650场以上。
刘青林:上半年已经举行了200多场,下半年会继续举办,应该是会超过《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的600当场。市民议事活动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可以保证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特别注意前提的选题,议事过程当中的议题还有议事活动的解题。
主持人:我听说您也参加过两次了吧?
刘青林:对,我参加过两次。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上半年参加了一场,其中有一个题目是关于居家养老的。这个题目也是老百姓比较关心的。09年开始对困难家庭的老人,独居的老人进行家庭式的养老。这个政策执行三年之后,到底效果怎么样,要不要继续执行,一开始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我们就把这个题目作为上一次市民议事活动一个主题,来了很多的代表,有街道的,有社区的,还有直接给老人服务的,还有老人有关系的近邻亲属等等,来了很多人。当时在议的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大家就这个话题众说纷纭。后来大家比较集中的两个点,我们后来都采纳了。一个是时间问题,一个是由谁来服务的问题。当时反映的问题,原来都是由社区分散进行服务,感觉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可能都会有一些瑕疵。我们根据大家的意见,今年就把居家养老服务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由原来分散社区养老,改为街道统一招标。由我们有资质的这样一些养老机构,或者是家政服务公司来承担养老服务工作。
另外一个反映比较多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感觉每年一个小时稍微少点。我们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对半失能的老人调整到一个半小时;对完全失能的老人调整为两个小时,同时增加服务补贴。这也是上次议事活动取得的一个很好的效果,我感觉还是收获很大。
主持人:我觉得这确实是政府和群众保持一个血肉联系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从我们这一方面来讲,我们很积极,不知道从去年运行以来的市民议事活动,居民的反映怎么样?他们是不是踊跃?他们对我们这个活动是不是认帐,是不是领情呢?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刘青林:目前据我了解的情况,大家反映还是比较积极。我们选的题目都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一些大家比较关注的点。再一个我们选题之后,会通过媒体,一些公开栏,还有“明白纸”给大家及时进行宣传,欢迎大家主动报名。有很多朋友,特别是热心公益事业的朋友会主动来报名,我们都有联系人,联系电话,公布之后会有时间、地点。我们还会有意识的选择一些议事能力比较强的,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等这样一些人群,在议事过程当中让他们解决问题,不能大家交流了就这样过去,提出问题之后重要的是采纳和将来的解决。
主持人:通过市民议事活动,我们又开拓了一条化解矛盾,解决诉求和改进工作的一条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高效沟通和互动的渠道,是吧?
刘青林:对,关键是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我们单方面认为这个事情是一个好事和实事,恐怕还不能让更多的老百姓接受。你出台政策之前是想办好事,有些时候因为有不同的角度,所以制定的政策不一定完全符合他的要求。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交流,在政策出台之前,能够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尽量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